冉冉秋光尽,晖晖冬日微。
从一叶惊秋到满地枯黄,北方的秋天总是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。来不及告别,立冬悄然将至。
立冬后,江河结冰,土地始冻,蛰虫潜伏,鸟兽蜗居,人间万物将逐渐进入休藏状态。
北方冬寒,只消一场凄风凉雨。南方凛冬则姗姗来迟,不只深秋芳草未尽,初冬还暖似阳春。
大江南北,秋去冬来有早晚,秋收冬藏无不同。雪慢慢会落,年匆匆而过,人终将老去。
待到岁暮天寒而落雪为安,我们又会无比期待人间向暖,来日方长。
如果说春天的花是冬天的梦,那么冬天的雪则是秋天的愿,一边期待,一边不舍。
立冬辞秋,静候万物收藏,岁月沉香。
1
曲岸经霜落叶滑,谁道是秋潇洒。
最好西湖卖酒家,黄菊绽东篱下。
自立冬,将残腊,雪片似江梅,
血点般山茶。
—元·马致远《双调·新水令·题西湖四时》(节选)
半世风雨半世蹉跎过后,马致远选择退隐杭州,因为西村最好幽栖。
他爱极了西湖的四时之美,宜歌宜酒宜诗,宜醉宜游宜睡。漫赏平湖秋月,静侯断桥残雪。
每到秋来,物情潇洒。清霜染满树林,碧波蜿蜒湖畔,纷纷落叶随风飘落,凄清又幽雅。
若问这人生最好的归宿,莫过于西湖沽酒,东篱赏菊。看这秋光斑斓,爱这风月无边。
待到立冬后,岁将暮,雪花洁白如江梅,山茶鲜红如血染。西湖上下,红妆白雪,分外清绝。
就这样,马致远在西湖守着满眼云山画图开,伴着清风明月还诗债,找到最后的生命归宿。
入冬后,一起等候初雪降临。与心爱的人同淋雪共白头,让不悦的事雪里埋莫回首。
2
旱久何当雨,秋深渐入冬。
黄花犹带露,红叶已随风。
边思吹寒角,村歌相晚舂。
篱门日高卧,衰懒愧无功。
—元 ·陆文圭《立冬》
(版本取其一,舂另写春)
陆文圭身处宋元之际,当秋去冬来,最惦念的还是壮志未酬而功业难成。
三秋散尽,凛冬将至,已经许久没有下雨了。不知立冬后,会不会来一场及时雨。
天地萧瑟,红叶早已随风飘落,只有黄花浸润着涓涓清露,在寒风中盛情怒放。
立冬了,塞外将士还在沙场保境息民。夜深了,才会忍不住将浓浓乡愁分付凄凉号角里。
乡村的夜晚一派和谐安宁,勤劳的乡民忙而有度,闲而有趣,唱着欢快山歌来细细舂米。
万物藏,各自忙。惟有他这个慵懒老翁,早早归隐江阴故土,高卧东篱门下,一事无成。
其实诗人并非怀才不遇,而是主动放弃了朝廷的多次征召,心怀故国,一臣不事二主。
当初元代恢复科举,若非强制应试绝不求取功名半纸。纵使两度乡试中举,也拒不出山。
这份气节风骨,正是“园林尽扫西风去,惟有黄花不负秋”的诗意写照吧。
立冬了,天寒岁暮,繁华落尽,愿所挚爱的人与事皆可矢志不渝、无悔无怨。
3
吟行不惮遥,风景尽堪抄。
天水清相入,秋冬气始交。
饮虹消海曲,宿雁下塘坳。
归去须乘月,松门许夜敲。
—宋·释文珦《立冬日野外行吟》
诗僧释文珦冬日远足,眼前有景,心中有情,别有韵味。
立冬了,且吟且行,且赏且游,丝毫不会忧心路途遥远。一路风景怡人,可尽情入诗入画。
秋去冬来,阴阳交替,寒气渐生,天气愈清。天蓝水碧,上下澄清,涤尽一切浮华与喧嚣。
天将暮,斑斓彩虹渐渐消逝在茫茫海湾中。南飞鸿雁准备在低洼水塘补给栖息,天亮再飞。
诗人兴之所起,也要拜访故友,带月归来,松下敲门。如此不期而至,想必故人会惊喜万分。
此情此景,像极了陆游的“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”,和张可久的“松边弄水,月下敲门。”
但真正凛冬到来,古人最爱的还是围炉煮雪,把酒言欢。
有人深情邀约,“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有人欣然赴约,“不辞山路远,踏雪也相过。”
乘月也好,踏雪也罢,愿朋友们都有故人陪伴,凛冬不寒,人生不忧。
4
羁旅立冬时,凄风擗面吹。
病多丝发短,愁怯雪霜欺。
人事频如幻,纵横一似棋。
寒暄何足问,天地总无私。
—清·李英《立冬客馆病坐》
立冬之日李英漂泊他乡,半是寂寥,半是洒脱。
立冬了,凛冽北风“劈头盖脸”地吹向羁旅天涯的诗人,多么凄寒。
这些年风雨漂泊,疾病越来越多,头发越来越少,脸上布满风霜,心中满是哀伤,早就惧怕。
人间世事频繁变迁,恍如梦幻。人生艰险纵横交错,难如棋局。身不由己,更苦不堪言。
可天地无私,岁月流转,不因个人的悲欢冷暖而停滞不前,又何必为一时困境而郁郁寡欢。
莫句的“寒暄”一语双关,既指秋去冬来的自然冷暖,又指寒咳疾病和天涯流离的人间冷暖。
终究,诗人自我宽慰,找到直面生活的勇气与希望,从容入冬。
人活一世,总要面对风风雨雨,走过沟沟坎坎。只有勇往直前,才会越过风雪,拥抱春风。
诚如诗人所言,“人必须有一颗冬天的心,来打量霜和覆着雪壳的松枝。”
这个冬天,愿朋友们:雪拥冬天趣,梅染句子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