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写作中,形容词和副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它们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意思,使文章更加生动、有趣,还可以增强描述的细节和情感,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验文本中的情景和情感。
在描述一个人时,可以使用“美丽的”、“朴素的”、“敏锐的”等形容词。在描述一个场景时,可以使用“宁静的”、“繁华的”、“神秘的”等形容词。
约瑟夫·康拉德(Joseph Conrad)曾说过:“形容词和副词是写作中的调味品。”
适量的调味品能够让这道菜丰富味道:
夜晚,月光洒在大海上,形成了一条银色的光带。海面上波光粼粼,微风拂过,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。
句子中“银色的”、“波光粼粼的”、“轻轻的”,这些形容词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场景的细节和情感。
但过多的调味品却会毁掉一道菜。
因为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其实是一种带点偷懒的写法,它直接把“聪明”、“机敏”的印象灌输到了读者的眼里,就会使得人物形象很浮于表面,难以深入人心。
对于需要塑造形象的主角人物,更好的手法当然是通过行为来表达这个印象,比如用“他心算快速”、“观察细致”等方法来把“聪明”、“机敏”表现出来。
所以有些作家并不待见形容词,比如乔治·奥威尔强调简洁的重要性,认为一些形容词会让句子变得冗长,如果可以删去一个词,就应该删去。
但我个人觉得,现在很多人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过多的使用形容词,而是无法准确地使用形容词。
比如描写一个美丽女性的嘴唇,大抵就是“樱桃小嘴”、“烈焰红唇”等被用烂的词语,头发就是“乌黑”、“柔顺”、“长长的、直直的”。
但其实还有“嘴若含丹”、“唇如朱砂”、“唇似绽桃”、“蓉蓉短发”、“发茬粗黑”、“梳个发髻”之类比较精妙的形容词描写。
包括像场景,除了“五彩祥云”、“黑云密布”还有“乌云翻滚”、“彤云密布”、“红云浮荡”、“云海茫茫”等。
形容词和副词可以让形象描写更加丰满,也可以让人物感情更加饱满。
但如何精确挑选形容词,正确地描写出心目中的场景,是非常考验写作者积累的,唯一的办法,只有多看、多读、多写,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