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万物皆数”理论
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学可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。他定义了自然数,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、偶数、素数、合数。他在研究音乐时,发现不同的弦长之比对应不同的音阶,基于这个,毕达哥拉斯定义了有理数,即一切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自然数的比值。
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,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,数量和形状决定一切自然物体的形式。他们认为1是最神圣的数字,1生2,2生诸数,数生点,点生线,线生面,面生体,体生万物。在这个意义上,他们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,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。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,都必须服从“数的和谐”,即服从数的关系,并宣称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。
第一个无理数的发现
有意思的是,正是毕达哥拉斯学派自己的发现,才导致“万物皆数”的破灭。毕达哥拉斯是最早发现勾股定理并给出证明的人。他的学生希帕索斯发现,根据勾股定理边长为1的正方形,其对角线长度(√2)无法用分数来表达。因为,如果存在自然数m、n使
两边平方后可得:2m²=n²。根据数的奇偶性,可知n必为偶数,由于m、n互质,所以m必为奇数。两边同除于2得m²=n²/2,奇数=偶数,矛盾。
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所有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,比如这个对角线长度,应该在1到2之间。在1到2之间长度1的线段上,任何两个分数,无论他们挨的多近,它们之间总还是有无穷多个分数,但诡异的是,这么多分数都无法表达出这个对角线的长度。就这样,第一次数学危机爆发。
数系的扩充
无理数的发现使数学家困惑了两千多年。直到19世纪末,数学上严格的实数理论才建立。在这方面做出贡献的有三位数学家,分别是戴德金、康托尔和魏尔斯特拉斯。戴德金用分割有理数的方法定义了无理数。数轴上除了有理数,还有很多的空隙,这些空隙就是无理数。如果把数轴砍断,会出现什么情况呢。
无非上图三种情况,如果用集合表示左边是A,右边是B,那么这一对集合{A,B}就叫做有理数的一个分割。A叫做分割的下集,B叫分割的上集。这三种情况分别为
1、A中无最大值,B中有最小值
2、A中有最大值,B中无最小值
3、A中无最大值,B中午最小值
前两个分割,分割点是有理数,第三个分割,分割点是无理数,这个无理数填补了有理数的一个空缺,这种集合对就叫戴德金分割。例如集合
(A,B)就是一个戴德金分割,并且定义了无理数√2。这样有理数集R的任一戴德金分割(A,B),都唯一地确定一个实数。个人认为,戴德金分割可以确定代数数无理数,对于超越数戴德金分割似乎不太好用。
康托尔则用构造法定义了实数。他用有理数的无穷序列{an} 定义无理数及其顺序关系。康托尔首先定义了基本序列,即:一 个 有 理 数 序 列 a1,a2, …ak…, 对 于给定的任何正有理数 ε﹥0总存在一个正整数序数 N,使得当 m,n ﹥ N 时,对任何n及 m,恒有:
而序列 3,3.14,3.141,3.1415…就定义了无理数π,康托尔的构造法对代数数和超越数都完全适用。就这样数系的扩充从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。
“万物皆数”的重生
无理数的发现使数系扩充到了实数,后来由于解三次方程的需要,又扩充到了复数,且扩充之后都能保持数学理论的自洽。随着科学的发展数系有可能会继续扩充。如今已是信息时代,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本质上都是信息,信息可以数据化,“万物皆数”已是不争的事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