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重型机械学院(简称东重)搬至秦皇岛的十几年过程中,笔者正是秦皇岛教育界的一员。1997年我还参加了东重全部搬迁至秦并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“燕山大学”的庆祝大会。
今天的燕山大学在全国的高校中名声越来越大,继去年又新增一位院士教授之后 ,前几天又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(初评) ,我衷心地祝福他们,为他们高兴!
网上又有人在讨论燕山大学,其中还有老调重弹,该不该搬到秦皇岛。我看了看,总体上认为不该搬到这座四线小城市的多,甚至觉得应该再次搬家,那样会办的更好云云。
大学搬家不是小孩过家家,离开了历史大背景来讨论这个问题,不会有正确的答案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,大学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,办什么大学,在哪里办,取决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整体布局。东北在五六十年代是整个中国的工业基地,齐齐哈尔市是重要的工业城市。东重1962年从哈工大分离出来,在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区独立设立学院,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。
计划经济体制下,大学经费、教师待遇、学生招生分配等等都是严格按计划进行的。文革期间,一些大学甚至搬到小城市甚至乡村。比如北京的许多大学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从北京搬了出去。
1978年以后,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,对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迫切,1977年12月恢复高考,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,高校办学条件改善成了必然要求。搬离城市的大学有的返回城市,有的择址另建。比如已经合并到今河北师范大学的原河北师范学院,最初在北京,叫河北北京师范学院,然后从北京搬到河北张家口的宣化,1980年后开始搬到石家庄。
东重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考虑迁校的。之所以要从富拉尔基搬走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气候严寒,外地学生不适应;
交通不便:只有一条铁路,从哈尔滨通满洲里的,叫滨州线。富拉尔基车站没有始发车,只有过路车。
生源困难:学校为机械工业部所属,学生毕业后,一般情况都要分到一机部所属的大的厂矿,像一重、二重、沈重、太重等等。在计划经济年代,还能保证生源,但是市场经济时代学校要从各大城市招生很困难。
此外,好多老师要求调走,人心思动。当时,东重有500多教师,据说有300多人提出调走要求。偏僻的地理位置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,未来的发展之路应该如何走?于是东重决定南下寻求新的办学地点。
1984年3月22日,国务院任命林秀安先生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院长。作为东重南迁的领路人、燕大创业的先行者,林秀安1984年带队南下考察,在首站秦皇岛就与秦皇岛市委市政府达成了建立分校的共识,并于当年完成请示、报批、选址、置地等各项筹建工作。在林秀安院长的带领下,学校克服重重困难,打破常规“贷款办学”,创造了1985年5月10日破土动工,10月3日新生入校报到的“当年设计、当年施工、当年招生”的办学奇迹。
1984年的秦皇岛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呢?
1983年,秦皇岛在河北省首批实现市管县体制,辖三区(海港、山海关、北戴河)四县。
1984年秦皇岛被国务院确认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。
应该说,时任秦皇岛市市长的顾二熊还是十分有远见的。当时人们对大学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远不如现在清楚,甚至认为可有可无。但是顾市长看明白了,所以对于东重的到来非常欢迎,并给予以优厚的待遇。在最好的位置批给800亩土地,门前几百米就是大海,西南10公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北戴河海滨。要知道,同期河北师范学院搬迁到石家庄才给了200亩地。
东重为什么选择秦皇岛?秦皇岛具备很大的办学优势:交通便利、临近京津、环境优美、气候宜人,当然缺点也是明显的,就是城市规模较小,产业不发达。
其时,不仅仅是东重看中了秦皇岛,秦皇岛还有东北大学(当时叫东工—东北工学院)分校,北京理工大学分校、大庆石油学院分校等,直到2000年还有吉林某大学想在秦皇岛办研究生院 ,阜新某大学也想整体搬迁至秦皇岛 ,都因其它原因未能实现。
大学搬迁绝不是小事,要几箱情愿,更要上级批准;要大块土地和大量资金,同时也要较长时间在新地址扎根成长。东重从1985年在秦皇岛办分校,直至1997年才完成全部搬迁,正式以燕山大学面世。又是20多年过去了,厚积薄发,靓丽风景一再显现,这是燕大的荣耀 也是秦皇岛的荣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