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痘,在医学上也称为痤疮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。它体型虽小,但形态多样,可以引起多种皮损,如丘疹、脓包、粉刺、结节等。
而长不长痘,其实跟有没对象没多大关系。痘痘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,其中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:
特别是在青春期或经期这些激素水平波动比较大的时期,更易造成内分泌紊乱,导致痘痘爆发。
而压力过大、情绪不好时,身体也会产生一种叫做皮质醇的激素,刺激皮脂腺,增加皮脂分泌引发痘痘。
虽说有对象谈恋爱(或),心情愉悦有助于减轻压力和调节激素水平,降低痘痘出现风险,但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,拥有对象本身可以完全预防痤疮。
与其苦寻对象,不如在生活中避雷一些真正的长痘“帮凶”,如高糖高脂饮食、皮肤清洁不到位或过度洗脸、使用不干净的毛巾或枕被、经常熬夜等。
如果还是无法避免长痘,那么就需看看自己的痘痘都长在什么地方,再对症“下药”。因为不同部位的痤疮,可能预示着不同问题。
一般来说,痘痘喜欢扒拉在皮脂腺比较多的地方,比如脸部、胸部、背部、头部等,也有痘痘喜欢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,比如私处。
额头、鼻翼、鼻头这个T区往往是脸上“大油田”的诞生地,也是痤疮最爱的地方。
额头上长痘,可能是洗脸没洗干净或者卸妆没卸好,太多油脂分泌堵塞了毛孔。
脸颊、鼻子上长痘,多数是因熬夜或者心情焦虑导致内分泌紊乱。
如果长在下巴上,可能与月经期体内雌激素、孕激素水平下降有关。而长在脖子上或者颈后,可能是衣物摩擦刺激所致。
头皮长痘主要与油脂分泌、洗发用品残留和细菌感染有关。
一般来说,触摸会疼的“痘痘”往往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,它可以进入毛囊或皮损部位进行感染,此时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性细胞,引起炎症反应,这就是为什么痘痘会肿痛的原因。
而对于没有痛感的“痘痘”,却同时伴有头皮瘙痒、头屑多、长痂皮等症状,则可能和马拉色菌这类真菌感染有关,这类人往往还容易伴发脂溢性皮炎。
但不管是哪种情况,如果在头上摸到了痘痘,叔建议你都不要乱抠,因为这不仅可能增加感染风险,还可能因触摸感染到其他地方。
前胸后背有大量皮脂腺,容易产生油脂,而平时洗澡很难刷干净,导致角质层脱落较差,容易堵塞毛孔,形成粉刺或丘疹状痘痘。
若刚好碰上衣服、床单被套不干净,一些菌群还可能趁机攻陷这些粉刺部位,引起发炎症,如细菌细菌性毛囊炎或真菌性毛囊炎。
屁股或阴部长痘多与摩擦和闷热潮湿环境有关,大部分是“闷出来的”。
毕竟私处的皮肤也要“呼吸”,感到闷热就会打开毛孔散热,而私处又是细菌集结地,因此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痤疮。
总之,战痘人战痘魂,对于痘痘的正确防治,了解它的诱因非常重要,下面叔就给大家支些招。
选择合适的洗护用品,去除皮肤表面的多余油脂,但不要过度清洁,注意控油保湿。
洗脸可选择中性的、温和的洁面产品,洗头也不太频繁,每周3-4次便可。
挤破“熟透的痘”只是暂时恢复,不能除根,操作不当还易加重炎症,引起细菌感染,留下痘印。
因此千万不要随便“动手”,特别是危险三角区,这个区域含有很多静脉窦,与颅脑相通,一旦损伤或感染,可能引起颅内感染、危及生命。
爱吃甜食、奶茶、牛奶等制品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的油脂,加重毛囊堵塞。烟 、酒及辛辣食物的刺激也可加重或促发痤疮。
因此容易长痘的人要避雷上述食物,同时多饮水,促进新陈代谢。同时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,如水果、蔬菜、坚果等。
睡眠不足可导致身体产生更多的应激激素来促使痘痘生长,因此应该保证充足睡眠,不要熬夜,不同年龄人群睡眠时间可参考下表:
如前文所说,焦虑、抑郁和压力都可导致内分泌紊乱,加重或引发痤疮。因此,可通过锻炼、瑜伽、冥想等放松身心,释放压力。
内衣、内裤要舒适透气,不要让皮肤长时间闷着,长时间坐着要记得偶尔动一动,如果衣服被汗湿应及时更换。
有些痘痘不干预也可吸收平息,但若范围变大、出现疼痛则要根据程度及时干预。
正常而言,大面积、反复且严重的痘痘需要维持3-6个月及以上周期的治疗。
长痘确实很麻烦,但只要正确护肤、及时处理,还是有机会告别的。